
园林景观雕塑是一种环境艺术,介于绘画和建筑之间,它的表现需要衬托和依附。多以装饰的角色出现在园林景观中,而现在随着时代发展,景观雕塑不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与点缀,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,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景观,是环境内在的形态,是园林艺术的视觉中心及点睛之笔。
琵琶又称"批把",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《释名·释乐器》:"批把本出于胡中,马上所鼓也。推手前曰批,引手却曰把,象其鼓时,因以为名也。"
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,向前弹出称做批,向后挑进称做把;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"批把"。在古代,敲、击、弹、奏都称为鼓。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,因此为"马上所鼓也"。南朝王僧虔《技录》:"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。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,时杨阜在侧,问帝曰:'太后,陛下嫡母,君礼岂在邪?'帝愧然缩手,后乃出。倾之,帝谓阜曰:'吾知卿敬节,然诚因吾心虑不平,今从卿言,不得茫茫湘水,见伊人焉?'此言后之音律高妙。"可知在魏晋时期,"琵琶"之称正式进入宫廷。
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,据史料记载,直项琵琶在中国出现得较早,秦、汉时期的"秦汉子",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(共鸣箱两面蒙皮),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。"阮咸"或"阮"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,四弦十二柱,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。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,故以其名相称,即今天的阮。优质琵琶声音穿透力强(衰减小,传得远)。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,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,低音区音质淳厚。
景观雕塑不仅是园林雕塑的点睛之笔,还肩负烘托园林主题的重要任务,园林景观雕塑或结合园林理水,或装饰台层,甚至建立了以展览雕塑为主的“花园博物馆”、“雕塑公园”。园林雕塑在欧、美各国园林里至今仍占重要地位。园林雕塑大多指的是园林装饰性雕塑,题材广泛,人物、动物、植物、器物等,起到装饰环境的的作用,同时围绕周围环境达到一致的效果。在公园中,通过一座景观雕塑的设计,和周围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,给人一种新的亮点,让人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,达到精神享受的目的。